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输尿管解剖特点:输尿管从肾脏到膀胱的路径中存在三处生理性狭窄,即肾盂输尿管连接处、输尿管跨越髂血管处以及输尿管膀胱连接处。其中,盆骨段即输尿管膀胱连接处是最后一个狭窄点,其直径约为2-4毫米,对于较大或形状不规则的结石来说,自然排出难度较大。
2.结石大小的影响:通常,结石直径小于5毫米时,自然排出的可能性较高,成功率可达到70%-80%。而对于直径超过6毫米的结石,排出成功率显著降低,仅为20%-50%左右。结石的表面粗糙程度和形状也会影响其移动,通过狭窄处时易卡住。
3.生理功能的局限:输尿管壁的蠕动对推动结石排出起关键作用。但当结石在狭窄处停留时间过长,会导致局部炎症、水肿甚至肌肉痉挛,从而进一步加大排出的困难。
4.并发症风险:嵌顿的结石容易引起输尿管梗阻,造成肾积水,严重时可能导致感染、肾功能损害甚至败血症。无法及时排出的结石不仅带来剧烈疼痛,还可能危及健康。
一旦输尿管盆骨段存在结石且排出困难,应积极寻求专业治疗。常用干预方法包括药物促进结石排出、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或微创内镜手术等方式,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最适宜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