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明确诊断与分类
前列腺炎分为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非细菌性和无症状性前列腺炎四种类型,其中不同类型的治疗方法存在差异:
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以感染为主,常伴有发热、尿频、尿急等症状。
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反复感染引起,症状轻重不一。
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未发现明确的感染源,多由免疫异常或肌肉紧张导致。
无症状性前列腺炎:无明显症状,多在体检中发现。
2.药物治疗
抗生素是治疗细菌性前列腺炎的首选,用于控制感染。常用的药物包括喹诺酮类或四环素类抗生素,疗程一般持续4-6周。
α-受体阻滞剂可缓解尿道和前列腺平滑肌紧张,有助于改善排尿困难。
消炎镇痛药用于减轻炎症反应,缓解疼痛及不适症状。
对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抗生素效果有限,可尝试植物提取物或其他辅助治疗方案。
3.物理治疗
温热疗法能够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前列腺充血。前列腺按摩有助于排出前列腺液,但需在医生指导下操作,以避免损伤。
4.生活方式干预
避免久坐:久坐会导致前列腺局部血液循环不畅,加重炎症。
调整饮食:减少辛辣刺激食物和酒精摄入,多饮水以促进尿路冲刷。
规律性生活:避免过度禁欲或频繁性活动,对前列腺健康至关重要。
5.心理调节
长期的慢性前列腺炎可能伴随焦虑或抑郁情绪,适当的心理疏导和放松训练能帮助患者改善整体状态。
早期的规范治疗、合理的生活方式调整以及按需的物理治疗相结合,对于前列腺炎的控制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