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结石大小的重要性
一般来说,直径小于5毫米的尿路结石有较高概率自行排出,几率可达80%以上。如果结石直径超过10毫米,依靠多喝水排出的可能性显著降低,通常需要药物或手术干预。
2.饮水量与尿量关系
充足的水分摄入有助于增加尿量,冲刷尿路并促进结石移动。建议每日饮水量达到2.5-3升,以维持尿量约2000毫升以上,从而降低结石滞留的风险。
3.结石位置对排出的影响
中段结石位于输尿管中部,受到管腔直径和周围组织压力的影响较大。若结石嵌顿时间过长,可能引发输尿管痉挛或损伤。
4.医学辅助措施的必要性
对于无法借助饮水排出的结石,可使用α受体阻滞剂等药物松弛输尿管肌肉,提高排石效率。同时,超声波碎石、内窥镜手术等方式也可以成为治疗选择。
5.其他相关因素
结石的化学成分(如草酸钙、尿酸)会影响溶解和排出的难易程度。伴随症状如剧烈疼痛、血尿、感染等情况,需立即就医处理。
尿路结石是一种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多喝水能对小型结石有一定帮助,但不适用于所有情况。定期检查结石动态,并根据医生建议采取合适的治疗方案,可有效避免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