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评估矿物质浓度:24小时尿液收集可以准确测量尿液中钙、草酸盐、尿酸、磷酸盐和镁等矿物质的浓度。这些矿物质过多可能导致结石形成。例如,高水平的尿钙常与钙盐结石相关,而高草酸盐可增加草酸钙结石的风险。
2.检测代谢异常:通过24小时尿液分析,可识别患者是否存在代谢紊乱,例如高尿酸血症或胱氨酸尿症,这些病症都可能增加特定类型结石的发生率。了解这些信息有助于采取相应的饮食或药物干预措施。
3.判断尿液酸碱度:尿液pH值的变化也可以影响结石的形成。酸性尿液易于形成尿酸结石,而碱性尿液则更易产生磷酸盐结石。通过调整饮食或用药,可以控制尿液的pH值以减少结石的生成。
4.评估尿液抑制因子:某些物质如枸橼酸盐能够抑制结石的形成。24小时尿液检查可以确定这些抑制因子的水平是否正常,帮助医生评估结石的风险并建议适合的治疗方案。
尿液中的矿物质浓度、代谢异常、尿液pH以及抑制因子的水平都是评估结石风险的重要指标,通过详细分析这些数据,可以科学指导结石的预防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