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结石排出后为何仍会感到疼痛

2025-03-24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病情分析:尿结石排出后仍感到疼痛,可能与以下几个因素相关:尿路粘膜损伤、继发感染、炎症反应或局部痉挛。这些因素都会导致尿路的敏感性增加,从而引发持续性疼痛。

1.尿路粘膜损伤

尿结石在排出的过程中,由于石块表面往往粗糙或带有尖锐边缘,会对尿道和输尿管的黏膜造成一定程度的擦伤或刮伤。研究显示,较大的结石更容易造成严重黏膜损伤,导致排石后的数天内出现局部疼痛情况。

2.继发感染

在结石移动或排出期间,局部尿路环境可能受到破坏,细菌更易侵入并引发感染。据统计,10%-20%的尿结石患者在排石后合并泌尿系感染,表现为持续性疼痛、尿频、尿急甚至发热等症状。

3.炎症反应

结石通过尿路时不仅会造成机械性损伤,还会诱发局部炎症反应。炎症释放的化学介质(如前列腺素)可能刺激神经末梢,导致疼痛延续。即使结石已排出,炎症反应的消退需要一定时间,因此疼痛可能暂时未能缓解。

4.局部痉挛

输尿管在推动结石时会产生强烈的平滑肌收缩反应。即使结石已经排出,部分患者的输尿管可能仍然处于痉挛状态,从而感觉到疼痛。这种现象通常在排石后几小时至数天内逐渐减轻。

如果疼痛持续加重或伴随其他异常症状,应警惕并发症的可能性,例如感染扩散至肾脏、结石残留或新的结石形成。建议及时复查尿常规及影像学检查,以明确具体原因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