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绍东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脊柱外科
1.观察正常解剖结构
正常的腰椎间盘在核磁共振片上呈现为规则的圆弧状,髓核信号均匀,在T2序列上表现为中等或高信号强度,纤维环周边信号较低。需要以健康节段为参考,通过比较正常与病变部位的差异来分析异常情况。
2.评估椎间盘形态变化
腰椎间盘突出的典型表现包括:
椎间盘边缘向椎管方向膨出或超出正常解剖界限,髓核可能会突破纤维环并向外突出。
在横断面图像中,可见突出的髓核压迫到椎管或神经根所在通道。
3.检查信号强度变化
突出后,髓核的含水量变化会导致信号强度异常。在T2加权影像中,突出的部分通常呈低至中等信号,与周围正常组织信号形成对比。
4.评估周围组织受压情况
硬膜囊、神经根和椎管内部的空间是重点观察对象。如果突出的髓核挤压到了这些结构,可能会出现局部狭窄、神经根移位或者硬膜囊变扁的表现。
5.结合分型判断严重程度
腰椎间盘突出可根据病情分为膨出型、突出型、脱垂型和游离型。不同类型在影像上的表现有所不同,例如膨出型表现为轻微向外鼓出,而脱垂型则可能有明显的纤维环破裂及髓核移位。
6.注意其他伴随问题
核磁共振影像同时提供了关于椎体骨质、韧带、滑膜等软组织的信息。如发现骨赘增生、椎管狭窄或黄韧带肥厚等,也需综合考虑诊断和治疗方案。
尽管可以依据上述方法初步判断影像学表现,具体的阅读和诊断仍需由专业医生完成,以明确疾病类型并制定相应治疗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