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传伟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眼科
1.药物治疗:
人工泪液:频繁使用人工泪液可湿润眼表,减轻异物感,尤其适用于轻度症状。
抗生素滴眼液或眼膏:对于由角膜上皮缺损导致的风险较高的继发感染,可使用抗生素药物,例如莫西沙星滴眼液,每日3-4次以降低感染风险。
促进上皮修复的药物:如玻璃酸钠滴眼液或维生素B族滴眼液,有助于加速角膜上皮细胞的修复。
2.物理保护与辅助措施:
睡眠时戴眼罩或使用眼部敷料,减少睁闭眼动作对角膜的刺激。
严重病例可考虑佩戴治疗性软性隐形眼镜,既能保护受损部位,也能减少疼痛和摩擦。
3.对症处理:
如果有明显疼痛,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短期非甾体类抗炎药滴眼液,但建议避免长期使用,以免延迟伤口愈合。
若存在慢性反复发作的角膜糜烂,可通过眼科医生评估后进行角膜上皮刮除术或前基质激光手术等介入性治疗。
4.避免刺激因素:
避免揉搓眼睛,因为此举可能加剧糜烂范围或造成感染。
减少电子屏幕使用时间,并定时休息,保持室内适宜湿度。
任何治疗方案都应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患者需密切观察症状变化,并及时就医以防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