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食物过敏
沙丁鱼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组织胺,部分人群可能对其中成分产生过敏反应,引起腹痛、腹泻等症状。常伴随皮疹、瘙痒甚至呼吸困难等其他过敏表现。如果怀疑是过敏,应立即停止进食并观察身体反应。
2.细菌感染或食物中毒
如果沙丁鱼未充分加热或已变质,可能携带沙门氏菌、弧菌等细菌。摄入这些细菌会导致急性胃肠炎,包括腹痛、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注意检查食物的新鲜度和烹调方式。
3.胃肠道问题
沙丁鱼富含脂肪,部分人群可能因胆囊功能不佳或消化能力较弱而引发腹痛。胆囊疾病患者可能对此类高脂肪食物更为敏感。胃酸分泌不足或胃肠道菌群失衡也可能是诱因。
4.鱼体内的异尖线虫感染
未彻底煮熟的沙丁鱼可能携带寄生虫,如异尖线虫,被吞食后可能附着于胃肠壁,导致剧烈腹痛。此类疼痛通常急性发作,并可能需通过内镜检查明确诊断。
针对上述原因,可采取以下措施:
饮用温水,暂时禁食,以减轻胃肠道负担;
观察症状是否伴随发烧、呕血、便血等情况;
若出现明显脱水(如口干、尿量减少),可补充电解质溶液;
必要时,前往医院进行检查,包括血液检测、粪检或胃镜等。
食用海产品时需要确保新鲜,彻底清洗并烹饪完全。避免空腹食用高脂肪食物,对于有既往胃肠道疾病史或过敏体质的人群,需更加谨慎选择饮食种类和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