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饮食习惯问题
进食过快、咀嚼不充分、饮食量过多或摄入过多产气食物(如豆类、碳酸饮料、高糖食物)可能导致胃内气体增加,从而引起胃胀。边吃饭边说话会吞入过多空气,也容易导致胃部不适。
2.消化酶分泌不足
消化酶是帮助分解食物的重要物质。如果胃或胰腺的消化酶分泌减少,会使食物在胃肠道中停留时间延长,导致胃胀和不适感。
3.胃肠动力障碍
胃肠道的蠕动功能减弱会导致食物无法及时排出胃部,产生一定程度的滞留和发酵,继而引发胃胀。这一现象在患有功能性消化不良或胃轻瘫的人群中较为常见。
4.食物不耐受或过敏
对某些食物(如乳糖、麸质)耐受不佳时,食物在胃肠道中可能被细菌发酵并释放气体,从而引起腹胀或胃胀。
5.幽门螺杆菌感染
幽门螺杆菌感染可导致胃黏膜炎症或溃疡,影响胃的排空功能,同时也可能伴随胃胀、嗳气等不适症状。
6.精神因素
压力过大、焦虑情绪或长期熬夜会干扰胃肠神经调节,诱发胃胀甚至其他胃肠道问题。
7.潜在疾病
某些疾病如胃炎、胃溃疡、胆囊疾病、肝脏病变或肠易激综合征都可能引起餐后胃胀,需要进一步检查以明确诊断。
避免胃胀的措施包括调整饮食结构,少量多餐,避免产气食物及辛辣刺激。如果频繁或持续发生胃胀、不适,建议尽早就医,排查潜在病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