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继南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骨科
1.疾病活动性:在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活动期,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身体自身的组织,特别是关节滑膜。这种攻击会导致产生大量炎症介质,如白细胞介素-1和肿瘤坏死因子α等,这些物质不仅引发局部炎症,还会作用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导致全身性发热。
2.炎症因子释放:具体来说,炎症因子如前述的白细胞介素和肿瘤坏死因子能够直接影响体温调节机制。这些因子通过刺激内源性致热原的生成,使得机体的“设定温度”升高,引起发热。
3.合并感染风险: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患者由于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治疗,可能会降低免疫力,增加感染风险。当发生感染时,也可引发发热反应。
4.系统性表现:类风湿性关节炎除了影响关节外,还可以影响多个系统,导致心脏、肺等器官的受累。这些系统受累也可能引起发热。
发热是人体对抗感染或炎症的一种防御机制,但如果持续发热或伴随其他严重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获得适当的评估和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应定期监测疾病活动和药物副作用,以降低发热和其他并发症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