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继南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骨科
1.抗结核治疗:基础疾病的有效控制是预防和治疗结核引起骨质疏松的首要步骤。标准的抗结核药物如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和乙胺丁醇通常用于初期治疗。治疗时间通常为6到9个月,具体情况需根据病情评估。
2.补钙剂和维生素D:补充足够的钙和维生素D对促进骨骼健康至关重要。成人每日建议摄入1000-1200毫克的钙,以及600-800国际单位的维生素D。通过饮食调整或服用补充剂可以达到这个目标。
3.双膦酸盐类药物:这些药物可以抑制骨吸收,增加骨密度。常用药物包括阿仑膦酸钠和唑来膦酸等。这类药物通常用于中重度骨质疏松患者,但使用前需排除其他禁忌症。
4.生活方式干预:鼓励规律的体重负荷运动,如步行和慢跑,以增强骨骼强度。戒烟限酒,因为烟草和过量饮酒均对骨健康有负面影响。还应尽量减少跌倒的风险。
5.定期监测:通过骨密度测试(DXA扫描)定期评估骨密度变化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药物和剂量。抗结核治疗期间需定期监测药物的副作用,并注意肝肾功能的保护。在保持良好生活习惯的基础上,通过科学合理的药物治疗,大部分患者可以得到较好的恢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