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肠道功能紊乱
功能性便秘是常见原因之一,尤其是慢传输型便秘和出口梗阻型便秘。这些问题可能导致排便困难或大便残留感。研究显示,大约30%-50%的成人可能经历功能性便秘。
2.直肠感觉异常
直肠对粪便的容量或压力变化过于敏感,或者直肠神经控制存在问题,会让人觉得有排便残留。此类情况在患有肠易激综合征的人群中更为常见,其发病率约占全球人口的10%-20%。
3.盆底肌肉功能障碍
盆底肌肉无法正常放松或协调,可能造成粪便排出不畅,从而引发排便不净的感觉。据统计,约25%的功能性便秘患者伴随盆底功能异常。
4.饮食纤维及水分不足
每天摄入膳食纤维低于25-30克,以及每日水分摄入不足1500-2000毫升,都会影响粪便体积和润滑程度,使得排便过程受阻。
5.肠道疾病或解剖学异常
肛门裂、直肠脱垂或内痔等局部问题,结肠息肉或肿瘤等病变,均可能造成排便阻力增大,引起不完全排便感。对于怀疑存在这些问题的情况,应根据医生建议进行进一步检查,如肠镜或影像学检查。
6.心理因素影响
长期精神紧张或焦虑可能导致肠道蠕动紊乱,间接引发排便不适或残留感。心理干预对部分患者具有显著的缓解作用。
长期存在排便不净感应查明原因,根据具体情况调整饮食、增加运动量,必要时接受药物治疗或采取行为训练。如果伴随明显腹痛、便血或体重减轻等症状,应尽早就医,以排除潜在的严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