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继南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骨科
1.急性期处理(通常在受伤后48小时内):
休息:避免使用患肢,尽量减少活动以减轻疼痛和防止进一步损伤。
冰敷:每次15-20分钟,每2-3小时一次。冰敷可以帮助减轻肿胀和缓解疼痛。
压迫:使用弹性绷带包扎受伤部位以减少肿胀,但要注意不要过紧,防止影响血液循环。
抬高:将受伤部位抬高至心脏水平以上,以帮助血液回流,减少肿胀。
2.恢复期处理:
通常在受伤后的48小时至一周中,应继续进行适度的冷敷,转为温热敷有助于增加局部血流,加快愈合。
在不引起疼痛的前提下,逐步开始轻柔的拉伸和增强肌力的练习,如静态拉伸、等长收缩等。
使用物理治疗设备如超声波或者电刺激,有助于加速恢复。
3.恢复后期和重返运动:
一般在伤后1到3周,根据具体情况可能更长,应该逐渐恢复正常活动。
增加动态拉伸和力量训练,注意循序渐进,避免过早、过度的负荷。
专注于提高腿部的柔韧性、平衡性和协调性,防止复发。
肌肉拉伤的恢复时间因人而异,取决于损伤的严重程度和个人体质。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果疼痛加剧或无明显改善,建议咨询医生以获得专业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