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春平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
1.药物使用:某些药物,如利尿剂、抗抑郁药和降压药,可能导致血压下降。服用这些药物时会影响心脏的泵血能力或扩张血管,从而导致身体血压偏低。
2.营养不良:营养摄入不足,例如缺乏维生素B12和叶酸等,会引发贫血,从而导致血压下降。营养不良会影响红细胞生成,进而降低血液携氧能力,使得血压偏低。
3.身体疾病:某些疾病,如心脏病、内分泌失调或神经系统疾病,会对血压调节产生影响。例如,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会减少心率和心肌收缩力,导致血压下降。糖尿病患者由于自主神经功能异常,也可能出现低血压。
4.脱水和失盐:严重脱水或电解质平衡失调,尤其是钠的流失,会导致循环血量减少,引发血压下降。脱水会减少血液容量,使得组织无法获得足够的氧气和养分支持。
5.体位性低血压:这种情况发生在改变体位时,如从坐或卧到站立,血压突然下降,可能由于心血管系统未能及时调节所致。体位性低血压常见于老年人及某些特定健康状况下。
注意这些因素有助于预防或改善血压偏低问题,保持适当的饮食习惯、合理使用药物,并定期检查健康状况是管理低血压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