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患者服用溶晶后是否会引发痛风发作

2025-07-11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杨宁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风湿免疫科

病情分析:服用溶晶药物(如别嘌醇或非布司他)可能在早期引发痛风急性发作。这种现象被称为“溶晶反应”,主要是因为尿酸水平的快速变化导致关节中尿酸结晶的不稳定。

1.痛风的本质是由于尿酸盐结晶在关节中沉积引起炎症反应。在启动降尿酸治疗时,血液中的尿酸浓度迅速降低,这会使已经存在于组织内的尿酸结晶变得不稳定,从而诱发急性痛风发作。

2.研究表明,约10%-40%的患者在开始使用溶晶药物的前几周至几个月内可能经历痛风急性发作的风险。

3.为了减少这一风险,通常建议在启动溶晶治疗的同时使用低剂量的抗炎药物,例如秋水仙碱或非甾体抗炎药,预防痛风发作。此预防性治疗一般持续6个月左右。

4.溶晶药物需要从较低剂量开始逐步增加,以尽量避免尿酸下降过快导致的副作用。例如,别嘌醇通常从50-100毫克每天开始,根据患者的耐受情况逐步调整剂量。

5.痛风发作的发生并不表示降尿酸治疗无效,也不意味着需要停止治疗。相反,长期将尿酸控制在目标范围(通常小于360μmol/L,频繁痛风者建议小于300μmol/L)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在使用溶晶药物期间应密切关注身体状况,如出现明显不适或剧烈疼痛,应及时与医生联系并遵医嘱调整治疗方案。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