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海红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儿科
1.控制白天睡眠时间:
新生儿通常每天需要14-17小时的睡眠,但随着月龄增长,白天的睡眠时间会逐渐减少。例如,3-6个月的婴儿白天通常只需要3-4小时的小睡,分为2-3次。可以尝试将每次白天的睡眠时间控制在1-2小时左右。如果婴儿白天睡得过久,可适当唤醒以避免影响夜间睡眠。
2.增加日间活动量:
在白天保持充足的光照和互动可帮助婴儿区分昼夜。例如,进行适量的玩耍、视听刺激或身体运动(如扶坐、翻身练习)可以增加婴儿的疲劳感,为夜晚的深度睡眠打好基础。同时应避免长时间让婴儿处于单一姿势或缺乏活动。
3.建立昼夜节律:
昼夜节律通常在生后3-6个月逐渐成熟。通过固定的睡眠仪式,例如洗澡、更衣、听轻音乐或讲故事,可以帮助婴儿形成对“睡前信号”的认知。晚上尽量减少灯光、噪音等外界干扰,将环境维持在安静、昏暗状态,以强化夜晚是睡觉的时段。
4.按需喂养与稳定作息:
如果婴儿晚上哭闹频繁且需要哺乳,可能是因为饥饿或没有安全感。在白天确保婴儿的进食时间充分,并逐渐按照固定的时间安排进餐与休息,有助于建立较为规律的生物钟。
5.观察睡眠问题是否异常:
如果上述措施均无明显效果,或者婴儿长期难以入睡、睡眠质量较差,应警惕是否存在其他健康问题,如肠绞痛、湿疹引起的不适或神经系统发育问题。建议及时咨询专业医生进行检查。
婴儿睡眠习惯的调整需要时间与耐心,不同个体可能有不同的节律形成速度,但通过科学方法干预,多数情况下可以改善睡眠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