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燕文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肿瘤科
1.术后恢复:针灸可能有助于促进术后恢复,缓解疼痛和不适。研究表明,某些患者在术后接受针灸治疗时,能够减少疼痛药物的使用。这种疗效因人而异,需要根据个体的恢复状态来决定是否适合。
2.副作用管理:化疗或放疗是结肠癌术后的常见治疗手段,可能引发一系列副作用,如恶心、疲劳、食欲不振等。针灸被认为可以改善这些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一项研究表明,约60%的患者报告在接受针灸治疗后,症状有所减轻。
3.安全性考虑:术后早期,特别是在伤口未完全愈合之前,应避免针灸,以防感染或刺激伤口。术后3至6个月是大多数患者进行针灸的较为安全的时期,但仍需评估风险。
4.个体差异:每位患者的病情、术后恢复速度及对针灸的反应均不同。接受任何针灸治疗前,必须由主治医生和专业针灸师共同评估,以确保治疗的安全与有效。
针灸可作为结肠癌术后康复的一部分,但需谨慎选择,遵循医嘱,结合其他康复方式,方能更好地促进术后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