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春平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
1.评估患者生命体征:首先监测患者的心率、血压、呼吸频率和氧饱和度,确保是否存在危及生命的状况。
2.心电图检查:立即进行12导联心电图检查,以确定心律失常类型,如心房颤动、室上性心动过速或室性心动过速。
3.判断心律失常的稳定性:
不稳定型心律失常(如低血压、意识模糊、胸痛):应考虑同步电复律。
稳定型心律失常:可以采取药物治疗。
4.药物治疗:
对于室上性心动过速,通过迷走神经刺激技术,如瓦尔萨尔瓦动作或颈动脉窦按摩,可以减缓心率。
使用药物如腺苷、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等,根据心律失常的类型进行选择。
室性心动过速可能需要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如胺碘酮。
5.电复律:对于某些类型的心律失常,尤其是当伴随循环不稳定时,电复律可能是必要的措施。
6.支持治疗:氧气供给、静脉输液以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并根据情况给予其他支持性治疗。
在心律失常的急诊处理中,迅速识别和分类心律失常类型是关键,处理方式则依据其严重程度和病因而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