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璞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血管内科
1.心脏泵血功能下降
心律失常会导致心脏节律不规则,进而影响血液的有效循环。对全身器官的血供减少会使组织供氧不足,无法为身体提供充足的能量储备,从而引发疲劳感。这种影响可能持续到心律恢复正常后的数小时或数天。
2.电解质和生物化学平衡改变
心律失常可能涉及钾、钠、钙等电解质的波动,这些电解质在维持细胞正常代谢和神经传导中发挥重要作用。当体内电解质失衡时,会引起身体代谢效率降低,进一步导致疲劳。
3.心肌耗能增加
心律失常期间,心脏可能比正常状态工作得更快或更费力,这会导致心肌能量消耗过多。即使恢复正常心律,心肌仍需要时间修复和补充能量缺口,从而引起疲乏无力。
4.交感神经系统过度激活
在心律失常发生时,交感神经功能可能被过度激活,引起体内应激反应。虽然心率恢复正常,但这种神经系统的过度反应可能导致次日持续的疲惫感。
5.心理负担和睡眠质量下降
心律失常的突然发作可能引发心理上的担忧或焦虑,干扰睡眠质量或休息。睡眠不足或浅层睡眠会直接加重白天的疲劳。
心律失常后若出现明显的疲劳症状,应更加关注身体状况。如果伴随胸痛、呼吸困难或头晕等其他不适表现,建议及时就医评估心脏功能是否有持续性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