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璞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血管内科
1.血压诊断标准
正常血压通常定义为收缩压<120mmHg且舒张压<80mmHg。如果初次测量血压升高,但随后的复测回归正常,可能是由于情绪紧张、疲劳、使用某些药物或其他临时性因素所致。这种情况被称为“白大衣高血压”或偶发性高血压,需要通过动态血压监测(24小时)或家庭血压监测进一步明确是否存在持续性高血压。
2.危险因素评估
是否需要干预取决于个人心血管疾病的整体风险状况。例如,吸烟、肥胖、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家族史等都是高血压长期影响心血管健康的重要危险因素。如果存在这些因素,即使血压复测正常,也应考虑适当的非药物干预。
3.生活方式调整建议
对于血压曾经偏高但复测正常的人群,生活方式干预是重要的一步,包括:
限盐:每日摄入食盐量控制在5克以下。
均衡饮食:增加水果、蔬菜、全谷物的摄入,限制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酸。
规律运动: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骑自行车。
控制体重:保持体重指数在18.5至23.9之间。
减少酒精摄入:男性每天不超过25克酒精,女性不超过15克。
缓解压力:尽量避免过度焦虑或精神紧张。
4.定期监测与随访
即使血压短期内恢复正常,也建议定期监测血压。对于普通成年人,可以每年测量一次血压;对于已经出现过高血压情况的人,则可根据医生建议增加监测频率。
高血压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疾病,早期发现和主动管理可以显著减少其对心脑血管系统的危害。即使复测结果正常,也需高度关注生活方式和相关指标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