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璞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血管内科
1.病人评估:首先评估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呼吸频率及氧饱和度,确保患者生命体征稳定。
2.监测设备:应用心电监护仪持续监测心脏电活动,观察ST段变化,并密切注意其他异常心电图表现。
3.氧疗:如患者氧饱和度低于90%,考虑给予氧气支持以改善心肌氧合。
4.药物治疗:
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用于防止血栓形成。
根据具体情况,可使用氯吡格雷或替格瑞洛作为附加抗血小板治疗。
硝酸甘油可用于缓解心绞痛症状,需在监测血压情况下应用。
阿托伐他汀等高强度他汀类药物降低胆固醇水平。
5.血流重建:如果条件允许,尽快进行冠脉造影评估并接受介入治疗(如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或考虑溶栓治疗。
6.严重不稳定病例可能需要住院监护,进一步使用β受体阻滞剂或其他针对性药物。
7.教育与随访:出院后教育病人管理危险因素,如戒烟、控制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脂血症等,并定期随访。
对于出现ST段压低的心肌梗死患者,早期识别和及时治疗至关重要,可有效减少心肌损伤和后遗症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