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海红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儿科
1.停用致病药物:一旦怀疑或确诊是某种药物导致的肾损害,应立即停用该药物。这通常是恢复肾功能的第一步,因为继续使用可能导致更严重的损伤。
2.调整液体和电解质平衡:由于肾功能受损可能影响体内液体和电解质的平衡,需根据具体情况适当调整补液量,避免过多或过少。监测血清电解质水平,如钠、钾、钙等,以维持正常的生理状态。
3.监测肾功能指标:定期检测血清肌酐、尿素氮及尿常规检查,以评估肾功能是否改善或恶化。随着肾功能的恢复,这些指标应逐渐恢复到正常范围。
4.纠正代谢紊乱:若因肾损害导致如酸中毒等代谢问题,需要进行相应的治疗。如重度代谢性酸中毒,可考虑使用碳酸氢钠等药物进行矫正。
5.应用保护肾脏的药物:在某些情况下,医生可能会使用特定药物来帮助保护和恢复肾功能,如抗氧化剂或其他具有肾脏保护作用的药物。
6.必要时进行透析:如果肾损害严重且无法通过上述措施缓解,可能需要短时间的透析治疗,以帮助清除体内代谢废物,维持内环境稳定。
及时识别和处理药物性肾损害对于防止长期肾损伤至关重要。对于儿童患者,家长和医护人员需密切观察孩子服药后的反应和症状变化,并根据医嘱调整治疗方案。保持良好的沟通,确保医疗团队能够及时获取患者病情变化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