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仁宏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1.抗生素分类与肝脏代谢特点:
青霉素类:如阿莫西林、大部分天然青霉素等,主要通过肾脏排泄,对肝脏代谢负担较小,适用于轻到中度肝功能异常者。
头孢菌素类:如头孢曲松、头孢呋辛等,多数经肾脏排泄且肝脏代谢比例较低,相对安全。但头孢曲松在部分严重肝胆疾病患者中可能加重胆汁淤积,需警惕。
大环内酯类:如红霉素和克拉霉素等,主要经肝脏代谢,若肝功能明显受损,应避免使用或严格监测。
氟喹诺酮类:如左氧氟沙星等,大部分通过肾脏排泄,但有少量肝脏代谢参与,肝功能异常时需权衡利弊。
林可酰胺类:如克林霉素,经肝脏代谢比例较高,肝病患者使用时应减少剂量或延长给药间隔。
四环素类:如多西环素,在肝功能不全时容易引起药物蓄积,建议尽量避免使用。
2.肝功能异常的程度对药物选择的影响:
轻度肝功能异常(转氨酶轻度升高):多数抗生素可正常使用,重点关注肝脏毒性较高的药物。
中度肝功能异常(明显黄疸及凝血功能减退):需尽量选择经肾脏排泄的药物,如大多数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对于肝脏代谢比例较大的药物,应调整剂量。
重度肝功能衰竭(肝硬化失代偿期或急性肝功能衰竭):应避免所有肝脏代谢负担重的药物,优选肾脏代谢为主的抗生素,同时需密切监控患者的药物血药浓度及副作用。
3.合并症的处理与药物选择:
若伴有肾功能损害:需选择同时对肝肾负担较小的抗生素,如某些头孢菌素类,但剂量需调整。
若存在胆道梗阻或胆管感染:应避免已知可能诱发胆汁淤积的药物,如头孢曲松,可选择替代药物如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等。
抗生素的选择过程中,应根据患者的肝功能检查指标(如转氨酶、胆红素水平及凝血功能)、感染部位、致病菌特点以及药代动力学特性等综合评估,确保用药安全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