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煜副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眼科
1.病因:
急性结膜炎通常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是一种传染性疾病。常见致病菌包括葡萄球菌、链球菌等,病毒则如腺病毒。
过敏性结膜炎是一种免疫反应,常与季节性花粉、尘螨、动物毛发等过敏原相关,不具有传染性。
2.症状特点:
急性结膜炎表现为眼睛红肿,伴有分泌物,分泌物可为黏液性或脓性,晨起时可能导致睫毛黏连。患者可能会感到异物感或轻微刺痛,不同于明显瘙痒。
过敏性结膜炎以剧烈瘙痒为主要特征,同时伴有双侧眼睛红肿、流泪,分泌物多为清水样。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打喷嚏、流鼻涕等过敏性鼻炎的表现。
3.病程:
急性结膜炎通常起病迅速,多在数天内达到高峰,未经治疗可能持续1-2周。
过敏性结膜炎症状可根据接触过敏原的时间而间断或长期存在,尤其是季节性过敏性结膜炎可能随花粉季节加重。
4.检查与诊断:
急性结膜炎可通过临床体检发现角膜未受累及,严重时需要排除角膜炎。实验室检查中,细菌培养可帮助明确感染类型。
过敏性结膜炎通常无需复杂检查,医生可通过详细的过敏史判断。有时需进行皮肤点刺试验或血清特异性IgE检查确定过敏原。
5.治疗方法:
急性结膜炎主要依赖局部抗生素滴眼液治疗,若为病毒感染,则以对症处理为主,避免接触传播。
过敏性结膜炎则强调避免接触过敏原,并使用抗组胺类滴眼液或口服药缓解症状,严重者可短期应用糖皮质激素滴眼液。
两种疾病虽有类似症状,但本质和治疗截然不同。一旦出现眼部不适,应及时就医,切勿自行用药,以免加重病情或掩盖真正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