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海红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儿科
1.心理因素:压力、焦虑或过度兴奋常导致夜间磨牙。儿童由于学业、家庭环境或情感波动,可能在睡眠中通过咬合来释放紧张。
2.牙齿发育:儿童在乳牙与恒牙交替阶段,牙齿生长过程中可能会引发不适感,从而出现磨牙行为。这属于生理性现象,一般不需要特别处理。
3.肠道寄生虫感染:蛲虫等寄生虫感染可能刺激神经,使儿童在睡眠中不自觉地磨牙。这种情况还可能伴随肛门瘙痒或消化不良的症状。
4.营养因素:尽管缺乏特定营养素(如钙、镁、维生素B类)不会直接导致磨牙,但长期的营养不均衡可能影响神经和肌肉功能,间接增加磨牙风险。
5.牙颌问题:上下牙咬合不正常、牙齿排列异常可能导致下颌肌肉紧张,从而诱发夜间磨牙。
6.睡眠障碍:睡眠呼吸暂停、打鼾等问题可能干扰睡眠质量,诱发下颌肌肉无意识活动,表现为磨牙。
7.遗传倾向:研究发现磨牙行为可能具有一定的家族聚集性,遗传因素可能参与其中。
如果孩子的磨牙频繁或伴随明显症状,如牙齿磨损、面部疼痛,应及时就医排查病因。日常生活中可调整作息时间,避免睡前过于兴奋,均衡饮食,保持口腔清洁,以减少可能的不良诱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