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迟斌主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科
1.急性胃肠炎:常见于由病毒或细菌引起的感染,如诺如病毒或轮状病毒。患者常会在接触污染食物或水后24至48小时内开始出现症状,包括呕吐、腹泻及腥臭的大便。
2.食物中毒:摄入被病原体如沙门氏菌或葡萄球菌污染的食物后,会导致急性消化系统反应,表现为呕吐、剧烈腹泻和恶臭粪便。
3.消化不良:可能由于饮食习惯不良或食用某些刺激性食物引起,导致胃肠蠕动异常,从而引发呕吐和腹泻。有时会伴随粪便异味加重。
4.肠易激综合征:该病是一种慢性消化系统功能障碍,可导致间歇性腹泻,偶有严重者可伴发呕吐和大便气味异常。
5.乳糖不耐受或其他食物不耐受:摄入无法消化的食物成分可能导致消化不良及腹泻,偶尔伴随呕吐和大便异味。
若出现上述症状,应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以防脱水。必要时寻求医疗帮助以确定具体原因并获得适当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