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春平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
1.高血压:持续性高血压可导致心房扩大、心肌肥厚,从而增加发生房颤的风险。降低血压有助于减轻心房压力,但房颤一旦形成,通常需要药物或其他医学干预来管理。
2.高血糖:糖尿病患者发生房颤的概率较高。血糖控制不佳可能会损伤心血管系统,加重房颤病情。虽然调节血糖水平能改善整体健康状况,但已形成的房颤通常需要进一步治疗。
3.高血脂:高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增加心脏负担及房颤发生率。通过饮食调整和药物介入来控制血脂水平是重要的,但难以逆转已存在的房颤。
由“三高”因素引起的房颤通常不具备自愈能力,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如抗凝剂、抗心律失常药物以及生活方式干预。定期监测和专业医疗评估是防止病情恶化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