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燕文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肿瘤科
1.临床表现的重要性:长期便血是消化道疾病的常见症状,可能由痔疮、肠息肉、炎性肠病等引起。但若伴随直肠肿瘤,需重点考虑肿瘤的性质,包括良性息肉或恶性癌变。便血可能呈鲜红色,也可能为暗红色或柏油样,这取决于出血部位及原因。
2.必要的检查手段:
肛门指检:简单快捷,可初步判断直肠内是否存在异常。
结肠镜检查:通过观察整个结直肠内部结构,明确肿瘤位置、大小及形态,同时可采集活检组织以供病理分析。
腹部影像学检查:如CT或MRI扫描,帮助评估肿瘤是否侵入周围组织或发生转移。
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粪便隐血试验,以及肿瘤标志物如癌胚抗原水平的检测,有助于辅助诊断和监测疾病进展。
3.治疗方案的选择:
如果肿瘤经过病理学确认为良性,可考虑内镜下切除或手术切除,避免其生长或恶变。
若确诊为结直肠癌,治疗应结合分期结果,采取手术切除为主的综合治疗,包括术后化疗、放疗或靶向治疗。
对因贫血导致全身症状较重者,可根据需要进行输血或补铁治疗。
4.预后和随访:
良性病变经妥善处理后,多数可达到治愈。
恶性病变的预后取决于发现时的分期,早期治疗效果相对较好。如果已存在远处转移,需综合评估治疗方案以延长生存期和提高生活质量。
治疗后需定期复查,如结肠镜检查和肿瘤标志物监测,以防止复发。
便血伴直肠肿瘤的患者切勿拖延,应尽快接受规范诊断和治疗,以免耽误最佳治疗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