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燕文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肿瘤科
1.细胞形态:
良性肿瘤的细胞一般与正常细胞相似,核形规则,染色质分布均匀,核分裂象少见。
恶性肿瘤的细胞往往表现为高度异型性,包括细胞大小和形状不一致、核大深染、染色质粗糙、不规则和明显的核仁增大等。
2.组织结构:
良性肿瘤通常保留正常组织的生长模式,比如腺瘤仍可能形成腺体结构。
恶性肿瘤常表现为组织结构破坏,正常排列紊乱,甚至完全失去原有正常组织特征。
3.浸润与转移:
良性肿瘤多为局限性生长,与周围组织界限清楚,无浸润或远处转移现象。
恶性肿瘤则倾向于侵袭周围组织,并可通过淋巴、血液或种植的方式发生转移,病理报告中若提到“浸润性”、“转移”相关字样,多提示恶性。
4.免疫组化与分子病理:
病理报告中常使用免疫组化标记来确定肿瘤来源。例如Ki-67指数可反映肿瘤细胞增殖活性,良性肿瘤的Ki-67指数通常较低,而恶性肿瘤显著升高。
分子病理检测可能显示基因突变、染色体改变等,某些改变(如p53突变)更常见于恶性肿瘤。
5.其他病理特征:
边界状态:良性肿瘤通常有完整包膜,恶性肿瘤多呈不规则边缘,甚至无明显包膜。
血管和神经侵犯:病理报告中提到血管或神经受累,多为恶性肿瘤的表现。
胃肿瘤病理报告中的描述需结合具体术语进行解读,如“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分化差”等提示恶性可能更高。诊断还需结合影像学、手术记录及临床表现综合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