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规律作息与饮食
保证每日7-9小时的睡眠时间,优质的睡眠可以帮助调节情绪,降低焦虑水平。长期睡眠不足会增加压力荷尔蒙的分泌。
均衡饮食,适量摄入富含维生素B、镁元素和omega-3脂肪酸的食物,如全谷类、深海鱼、坚果和绿叶蔬菜。这些营养素对神经系统健康有益,有助于缓解焦虑。
2.运动与放松训练
每周进行中等强度有氧运动至少150分钟,比如快走、慢跑或游泳。运动能促进体内多巴胺和内啡肽的分泌,从而提升积极情绪。
实施规律的放松训练,如腹式呼吸(呼气时间长于吸气)、渐进性肌肉放松和冥想,这些方法能迅速缓解身体紧张状态。
3.心理认知调整
学习识别非理性思维,记录引发焦虑的具体情境,并尝试用事实替代假设性担忧。
如果因小事产生急躁情绪,可通过暂停反应(例如深呼吸计数至10)来避免情绪失控。
4.建立支持系统
与亲朋好友进行沟通和倾诉,可以有效减轻心理负担。
参与兴趣小组或公益活动,通过社会互动获得支持感和满足感,从而转移注意力。
5.必要时求助专业帮助
长期无法缓解的焦虑和急躁可能涉及到焦虑障碍或其他心理问题。心理咨询师或精神科医生可以提供专业的评估和治疗方案,包括认知行为治疗或药物干预。
通过以上方法的综合运用,可以逐步减少焦虑和急躁情绪,提升心理适应能力,促使心态更加稳定和平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