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睡眠周期的自然变化:正常情况下,人的睡眠由多个阶段组成,包括浅睡眠、深睡眠和快速眼动睡眠。每个完整的睡眠周期通常持续90分钟左右。凌晨两点至四点是一个典型的浅睡眠期,此时较容易因外界刺激或身体内部问题而醒来。
2.压力或焦虑:心理压力或过度焦虑会导致大脑在夜间保持高度活跃,影响睡眠质量。有研究表明,压力相关的人体激素如皮质醇水平偏高可能引发夜间觉醒。
3.饮食与生活方式:
睡前摄入含咖啡因或酒精的饮品会刺激神经系统,导致难以维持深度睡眠。
晚餐过晚进食或吃得过饱可能增加胃肠道负担,引起不适感,从而导致凌晨醒来。
久坐缺乏运动可能扰乱生物钟,使睡眠质量下降。
4.生理疾病因素:
夜间低血糖:部分人群可能在夜间经历血糖下降,导致身体产生应激反应唤醒。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由于气道短暂阻塞,可能引发反复醒来。
更年期或内分泌问题:此类问题常见于中老年女性,由荷尔蒙波动引起睡眠障碍。
5.环境因素:睡眠环境的光线、温度、噪音以及床垫舒适度不足均可能打断睡眠。使用电子设备导致蓝光暴露也容易干扰褪黑激素分泌。
如果夜间频繁醒来的现象持续或伴随其他身体症状,应及时咨询专业医生进行评估,例如排查睡眠障碍或内科疾病。改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调整饮食和适量运动,也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