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轻度焦虑症:对于症状较轻的患者,通常不需要长期服用药物。通过心理治疗(如认知行为疗法)、生活方式调整(如规律作息、运动)和学习应对技能,许多患者可以有效控制症状。
2.中度至重度焦虑症:
药物治疗是主要干预手段之一,常用的药物包括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如帕罗西汀、舍曲林)和苯二氮卓类药物。但苯二氮卓类药物因可能产生依赖性,通常用于短期应急。
药物治疗的持续时间通常为至少6个月至1年。一旦症状消失,医生可能会逐渐减少药物剂量,并在观察无复发后停药。
3.慢性或复发性焦虑症:
对于某些反复发作或长期存在症状的患者,可能需要较长时间甚至多年维持治疗。这并非绝对“终身”用药,而是根据患者的个体化情况决定。
如果存在高复发风险因素,例如压力源无法有效解除或伴随其他精神障碍,医生可能建议长期低剂量药物维持。
4.心理治疗的重要性:
心理治疗是焦虑症管理的核心部分,可以帮助患者认识到不合理思维模式并学会调整情绪。
研究显示,结合心理治疗的综合干预能显著降低复发概率,减少对药物的依赖。
药物是否终身使用需由专业医生根据个体病史、恢复情况及生活环境综合评估决定。坚持随访,配合科学治疗,是改善和控制焦虑症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