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乳酸堆积与延迟性肌肉酸痛
高强度的运动会使肌肉产生大量乳酸,引起短时间内的疲劳感。同时,运动后24至72小时内可能出现延迟性肌肉酸痛,其主要原因是肌肉纤维在负重训练中受到微小损伤。这种损伤会导致局部炎症反应,增加疲劳感。
2.糖原储备不足
健身时,肌肉中的糖原储备被大量消耗。糖原是身体的主要能量来源,如果运动后未能及时补充碳水化合物,可能会导致血糖偏低,引发无力感及精神不振。
3.电解质与体液失衡
出汗过多会使钠、钾、镁等重要电解质流失,影响神经与肌肉的正常功能,进而引起疲倦。体液流失如果未能通过适当饮水得到补充,也可能加重疲劳感。
4.睡眠质量欠佳
健身后,特别是晚间进行高强度运动,可能影响深度睡眠的质量。缺乏足够的恢复性睡眠,会进一步削弱第二天的精力水平。
5.运动强度超出身体适应范围
初学者或突然提升运动强度的人群,身体可能尚未完全适应新的负荷。过度运动容易造成过量训练综合征,包括疲惫、不安、集中力下降等表现。
6.营养摄入不足
如果平时饮食中蛋白质、维生素或矿物质的摄入不足,身体在修复因运动造成的组织损伤时可能缺乏必要的“建材”,从而延长恢复时间。
建议调整运动强度与频率,注意合理的饮食搭配以及充分休息。如果疲乏感持续较长时间或伴随其他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以排除潜在健康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