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心理干预:
(1)认知行为疗法是主要的心理治疗方法,通过帮助患者识别并改变对分离情境的错误认知,逐渐减少焦虑反应。
(2)系统脱敏疗法是一种循序渐进的暴露治疗,从轻微的分离情境逐步过渡到较长时间和距离的分离,以降低心理压力。
2.行为训练:
(1)建立安全感:在与他人短暂分离时,可采取提前告知的方法,让个体对分离有所准备,避免突然离开引发过度焦虑。
(2)鼓励独立性:通过增加独自完成简单任务的机会,培养独立能力,减轻对特定陪伴者的依赖。
(3)正向强化:当患者表现出适应分离的积极行为时,给予奖励或表扬,有助于增强应对分离情境的信心。
3.家庭支持:
(1)家属需要理解分离焦虑的表现及成因,避免责备或指责患者。
(2)通过温和而坚定的态度,支持患者逐步面对和接受分离情境,对其康复起到重要作用。
4.药物治疗:
(1)对于严重的分离焦虑症,尤其是影响正常生活、学习或工作的情况,可在专业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焦虑药物,如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
(2)药物治疗一般作为辅助手段,需结合心理治疗达到更好的效果。
分离焦虑症的缓解过程可能需要一定时间,患者应保持耐心并积极配合治疗,同时避免过度依赖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