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行为干预
行为疗法是儿童抽动症的一线治疗方法,特别适用于轻度至中度病例。习惯逆转训练是一种常用的技术,通过教导患儿识别并替代抽动行为,逐步减少症状。还可以通过放松训练减轻压力,从而改善抽动症状。
2.心理支持
心理咨询对于缓解因抽动症引发的焦虑、自卑或社交困难十分重要。认知行为疗法能够帮助患儿正确认识病情,增强信心,同时减少因抽动症引发的负面情绪与行为问题。
3.药物治疗
药物通常适用于中重度抽动症,或当抽动症严重影响日常学习和生活时。常用药物包括多巴胺受体阻断剂(如硫必利)及α-2肾上腺素能激动剂(如可乐定)。使用药物时需充分权衡效果与副作用,并在医生指导下调整剂量。
4.教育和家庭支持
家庭教育至关重要。家长需要了解抽动症的特点,避免过度责备或者无意强化抽动行为。同时,与学校沟通,为患儿提供包容的学习环境,有助于促进康复。
5.其他治疗
一些研究表明,深层经颅磁刺激、针灸以及营养补充可能对部分患儿有效。但这些方法尚需更多临床验证,故应在正规医学治疗基础上谨慎选择。
儿童抽动症大多在青春期后逐渐好转,但早期干预能够显著减轻症状及其造成的心理负担,缩短恢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