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正祥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外科
1.脑血流中断:大面积脑梗死通常由脑动脉阻塞引起。当血管被血栓或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堵塞时,受影响区域的脑组织无法获得足够的血液供应。
2.缺氧和代谢失衡:脑细胞非常依赖氧气和葡萄糖来维持正常功能。缺血状态下,这些物质的供给中断,导致神经细胞能量代谢紊乱,产生大量乳酸,引起局部酸中毒。
3.细胞损伤和死亡:缺血缺氧使得钙离子在细胞内积聚,引发一系列酶促反应,导致细胞膜和DNA损伤,最终导致神经细胞不可逆转的死亡。
4.脑水肿和颅压升高:大量细胞死亡及炎症反应会引发脑水肿,使颅内压力增高,进一步加重脑组织的缺血缺氧,形成恶性循环。这种情况下,大脑功能受到严重抑制,可引发昏迷。
5.昏迷机制:当脑干功能受损,尤其是网状上行激活系统受累时,患者可能进入昏迷状态。这是因为该系统负责维持意识,若其功能减退,意识水平会显著下降。
大面积脑梗死后出现昏迷的原因涉及多个病理生理过程,包括脑血流中断、细胞损伤和脑水肿等。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导致大脑功能的严重受损,进而诱发昏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