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秀秀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内科
1.生活方式调整:
饮食调理:保持均衡饮食,多摄入富含纤维、低脂肪的食物,如全谷类食品、水果、蔬菜和瘦肉。每日保证适量的欧米伽-3脂肪酸摄入,可通过鱼类如三文鱼、亚麻籽油等获取。
规律运动: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或游泳,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降低脑供血不足的风险。
戒烟限酒:吸烟会使血管收缩,加重脑供血不足,应尽早戒烟。每日酒精摄入量应控制在男性不超过25克,女性不超过15克。
2.药物治疗:
抗凝药物:如阿司匹林,可以防止血小板聚集,减少血栓形成,改善脑部血流。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副作用。
扩血管药物:如硝苯地平,通过扩张血管提高血流量,对于部分患者效果显著。
降血压药物:高血压是脑供血不足的重要风险因素,使用降血压药物控制血压在正常范围内,可以有效预防和缓解脑供血不足。
3.手术治疗: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对于严重的颈动脉狭窄患者,可以通过手术去除动脉内壁的斑块,恢复正常血流,缓解脑供血不足。
支架植入术:利用支架扩张狭窄的血管,同样可以有效改善血流。
脑供血不足需要综合评估,根据个人情况选择最适合的调理方法。定期体检、监测血压、血糖和血脂水平,遵循医嘱按时服药,积极配合治疗,可有效改善脑供血不足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