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自测肠癌

2024-09-27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刘宇飞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病情分析:自测肠癌的有效方法包括观察自身症状、进行便血检测和家族史评估。早期发现肠癌可以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因此了解这些方法非常重要。

1.观察自身症状

便血:不明原因的大便带血可能是肠癌的初期征兆。建议注意大便颜色变化,鲜红色或暗红色均需警惕。

排便习惯改变:如持续性腹泻、便秘或排便频率异常增加,持续两周以上应引起重视。

腹痛:无明显原因的腹部疼痛,尤其是持续性或间歇性的绞痛。

消瘦和乏力:体重无故减轻和全身疲乏无力,特别是在没有明显生活方式改变的情况下。

2.便血检测

便隐血试验(FOBT):通过检测大便中的微量血液,可早期发现肠癌。建议50岁以上人群每年进行一次。

粪便免疫化学试验(FIT):比FOBT更灵敏,可以检测出较低浓度的血液存在,同样适合年度检查。

3.家族史评估

直系亲属中有肠癌患者的人群,其患病风险比普通人群高出2至3倍。有肠癌家族史的人应提前并定期接受筛查。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或遗传性非息肉性结直肠癌(HNPCC)等遗传性疾病患者,需定期接受专业医疗机构的筛查和指导。

在日常生活中,加强对自身健康状况的关注,并结合科学的自测方法,有助于及早发现肠癌的潜在风险。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