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胸外科
1.中央型肺癌是指肿瘤位于主支气管、叶支气管及段支气管等大气道内部或周围。由于其位置接近气管和大血管,往往导致呼吸困难、咳嗽、咯血等症状。
2.介入治疗技术包括气管镜介入治疗、放射性粒子植入、血管内治疗和局部热疗等。其中,气管镜介入治疗常用于清除阻塞的气道,以改善呼吸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气管镜介入治疗:通过气管镜进入气道内,使用激光、冷冻、微波等技术直接作用于肿瘤,减少肿瘤体积。
放射性粒子植入:在CT引导下,将放射性粒子直接植入肿瘤内部,持续释放放射线,杀死癌细胞。
血管内治疗:通过导管将化疗药物或栓塞剂直接送入供应肿瘤的血管,达到局部高浓度药物作用和血流阻断效果。
局部热疗:通过射频、微波等技术,使肿瘤局部温度升高,杀死癌细胞,同时诱导免疫反应。
3.介入治疗具有微创、高效、恢复快等优点,但也存在一定风险,如可能引发感染、出血和气胸等并发症。术前需要进行详细的影像评估和身体检查,以确定适应症和最佳治疗方案。
选择适合的介入治疗方式需依据患者具体情况、肿瘤位置和大小,以及其他合并症状。通过综合评估和多学科协作,可为患者提供最优化的治疗方案,有效改善预后和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