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正祥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外科
1.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心的百会穴是主要的调节大脑功能的穴位之一。刺激此穴能够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脑部供血,从而有助于减少中风后遗症。
2.太冲穴:位于足背第一、二趾骨结合部前凹陷处的太冲穴,主治肝脏相关疾病。活化此穴有助于疏肝理气,对缓解中风后的情绪波动及血液循环障碍有积极作用。
3.合谷穴:位于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的合谷穴,是一个常用的全身调节穴位。按压此穴能够增强免疫力,促进血液循环,缓解中风引起的偏瘫和麻木。
4.内关穴:位于前臂内侧,腕横纹上两寸处的内关穴,与心包经相关。刺激此穴有助于稳定心神,改善心血管系统功能,对中风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5.涌泉穴:位于脚底前1/3与后2/3交界处的涌泉穴,是肾经的起始穴。活化此穴可以补肾强身,增强体质,有助于中风后的康复。
通过专业医师的操作,这些穴位的刺激能够有效促进血液循环,减轻炎症反应,提升机体的自我修复能力。在进行针灸或按摩治疗时,应根据个体差异选择适宜的穴位和刺激方法,避免盲目操作。这种辅助治疗应在正规医疗机构进行,以确保安全性和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