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宁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中医科
1.原理:艾灸疗法的主要原理是通过温热刺激穴位,使局部皮肤充血,从而促进血液循环,增强代谢,调节神经系统,提高免疫力。艾草燃烧时产生的热量能够深入肌肉深层,具有散寒、祛湿、通络、止痛等多种功效。
2.应用:艾灸疗法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多种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常用于治疗风寒感冒、胃肠疾病、关节疼痛、妇科疾病等。手术后恢复期使用也有助于加速伤口愈合和减少疤痕形成。
3.方法:艾灸疗法的方法主要包括直接灸和间接灸两种。直接灸是将点燃的艾条直接接触皮肤,适量加热穴位;间接灸则是在艾条与皮肤之间放置一层介质,如姜片、蒜片、盐袋等,以减轻灼伤风险。还有使用现代设备的电子艾灸和远红外艾灸等改良方法。
4.效果:研究显示,艾灸疗法在缓解疼痛、改善消化功能、提高免疫力方面具有显著效果。例如,一项涉及500名患者的研究表明,接受艾灸疗法的患者中,有80%的人疼痛明显减少,70%的消化功能有所改善。
5.注意事项:艾灸疗法虽然安全可靠,但仍需注意一些事项。应选择专业的医生或针灸师进行操作,以避免烫伤和感染。艾灸过程中如出现皮肤过敏、红肿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并咨询医生。孕妇、严重心脏病患者及高烧人群不宜进行艾灸治疗。
艾灸疗法是一种历史悠久且效果显著的中医治疗方法,但需要在专业指导下进行,以确保安全和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