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正祥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外科
1.原因:
肩峰形态异常:肩峰过于弯曲或有骨刺形成。
肩袖肌腱退化:随着年龄增加,肩袖肌腱会逐渐退化变薄。
反复使用肩部:经常从事需要频繁抬高手臂的活动,如运动员、建筑工人等。
生理结构差异:某些人天生肩膀结构较狭窄,使得肩峰下空间更容易产生压迫。
2.症状:
肩部疼痛:通常在抬高手臂或进行类似动作时感到明显疼痛,尤其是在夜间或休息时加重。
肩部僵硬:活动范围受限,特别是抬高手臂或旋转肩部时。
力量减弱:举重物或进行日常活动时感到肩部力量不足。
肌肉萎缩:严重情况下可能出现肩袖肌肉萎缩。
3.诊断:
临床检查:医生通过询问病史和体检,可以初步判断是否为撞击综合征。
影像学检查:X光片、MRI或超声波可以帮助确认肩峰形态异常及肩袖肌腱损伤程度。
特定试验:如霍金斯-肯尼迪试验、尼尔试验等,可进一步确认肩部撞击情况。
4.治疗:
保守治疗:包括休息、冰敷、非甾体抗炎药、物理治疗等,通常适用于早期或轻度患者。
注射治疗:如果保守治疗效果不佳,可考虑局部注射类固醇药物以减轻炎症和疼痛。
手术治疗:对于严重病例或保守治疗无效者,可能需要进行肩部解剖重建手术,例如肩峰成形术。
预防撞击综合征的方法包括保持良好的肩部姿势、避免长时间重复性肩部动作、加强肩部和上背部肌肉的锻炼、及时处理肩部的不适感。注意肩部健康可有效降低撞击综合征的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