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璞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血管内科
1.内分泌性高血压常见病因包括: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库欣综合征、嗜铬细胞瘤和甲状腺功能异常等。
2.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约占内分泌性高血压病例的5-10%。
通常通过检查血液中醛固酮与肾素比值来诊断。
治疗可能包括手术切除肿瘤或药物如螺内酯。
3.库欣综合征:
占比约为0.5-1%。
确诊一般需测定尿液或血液中皮质醇水平。
治疗通常涉及手术、放射治疗或使用药物减少皮质醇生成。
4.嗜铬细胞瘤:
占比小于0.5%。
诊断依赖于测量尿液或血浆中的儿茶酚胺或其代谢产物。
常规治疗方法为手术切除肿瘤。
5.甲状腺功能异常:
包含甲亢和甲减,两者均可引起血压变化。
通过检测甲状腺激素水平诊断。
甲亢可用抗甲状腺药物,放射碘或手术治疗;甲减则需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
有效管理内分泌性高血压需要正确诊断具体类型,并针对病因采取相应治疗措施。通过专业医疗评估和个体化治疗方案,可以有效控制血压和改善症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