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欣欣主治医师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皮肤科
1.清洁伤口:用温水和温和的肥皂清洗脚部,确保去除污垢和细菌。
2.消毒:使用无菌酒精棉球或碘伏轻轻擦拭水泡和周围的皮肤,以进一步消毒。
3.不要刺破:小的水泡可以不需刺破,自然吸收。如果水泡很大,影响行走,可以用消毒过的针在边缘轻轻刺破,让液体流出,但不要去除表皮,以保护下方的新生皮肤。
4.包扎:应用无菌纱布或创可贴覆盖水泡,以防止摩擦和感染。每天更换敷料,保持干燥。
5.减少压力:尽量避免继续摩擦受伤部位,选择宽松、透气的鞋子,或者使用专门的脚垫减缓压力。
如果出现红肿、疼痛加剧或化脓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以防感染扩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