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欣欣主治医师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皮肤科
1.皮肤干燥:随着年龄的增长,皮肤油脂分泌减少,水分流失增加,这容易导致皮肤干燥进而引发瘙痒。冬季和干燥环境中尤为明显。
2.内分泌失调:老年人群常见内分泌问题,如糖尿病和甲状腺功能异常,这些情况可能会导致皮肤代谢紊乱,引起瘙痒感。
3.药物反应:老年人常需长期服用多种药物,其中某些药物如利尿剂、降压药等可能会引起皮肤瘙痒作为副作用。
4.慢性疾病:某些慢性疾病如肝病、肾病或癌症也会导致全身性瘙痒,尤其是当这些疾病影响皮肤代谢时。
5.过敏反应: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化学物质、食物或紫外线照射也可能引起皮肤过敏,进而导致瘙痒。
治疗方面:
1.保湿护理:使用润肤霜或乳液保持皮肤水分,可以缓解皮肤干燥和瘙痒,每日至少涂抹两次以上。
2.温和清洁:避免使用含有刺激性成分的肥皂或洗浴产品,推荐使用温水洗浴,时间不宜过长,20分钟以内为宜。
3.药物治疗:对于无法通过保湿护理缓解的瘙痒,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组胺药物、外用类固醇药膏等。
4.调整生活方式:饮食上多摄入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适当减少糖分和高脂饮食。充足的睡眠和适量运动有助于整体健康状况的改善。
5.医学检查:如果皮肤瘙痒长时间无法缓解,应及时进行医学检查,排除潜在的系统性疾病。
老年人皮肤瘙痒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合理的生活方式和医学护理可以显著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