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燕文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肿瘤科
1.原因分析:
结肠癌导致的肠梗阻多因肿瘤直接生长堵塞肠腔或因周围组织受累造成肠道狭窄。这种梗阻是器质性病变,其影响往往持续存在并逐渐加重。自然恢复的可能性较低。
2.临床表现:
结肠癌引发的肠梗阻常表现为腹痛、腹胀、大便习惯改变、排气困难或完全停止排便等症状。有些患者还会伴随恶心、呕吐以及全身乏力。若长期未能缓解,可能出现严重感染、电解质紊乱或肠穿孔。
3.治疗选择:
对于部分或轻度梗阻,可尝试通过禁食、胃肠减压及药物治疗等方式缓解症状,但这些方法属于暂时性处理。
严重梗阻患者通常需要手术干预,包括肿瘤切除、造口术或支架置入,目的在于解除梗阻、恢复肠道通畅。
化疗或靶向治疗可作为辅助手段,控制肿瘤的进一步进展。
4.恢复可能性:
如果肠梗阻仅由炎症、痉挛等可逆性因素加重,在一些早期病例中,配合治疗后可能有一定改善。对于由肿瘤实体性阻塞引起的情况,自然恢复的几率极低。
一旦确诊为结肠癌相关梗阻,应尽快就医,通过影像学检查和临床评估制定详细治疗方案,避免延误病情导致更严重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