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燕文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肿瘤科
1.维持生命体征稳定
大出血可能导致低血容量性休克,需要立即建立静脉通路进行补液。对于失血量大的患者,可能需要输注红细胞、血浆或血小板等血制品以改善贫血状况和凝血功能。
2.明确出血原因
术后大出血可能源于手术吻合口渗血、手术创面血管破裂、凝血功能紊乱等。通过床旁血常规、凝血功能检测以及影像学如CT增强扫描,可以初步判断出血部位和严重程度。如果条件允许,可通过内镜检查直接观察胃肠道内部的情况,明确诊断。
3.暂时性止血措施
若明确为胃肠道出血且病情允许,可尝试通过内镜下止血技术,如喷洒止血药物、电凝止血、钛夹夹闭出血点等,快速控制出血。若是凝血功能异常引起,应及时纠正,例如输注冷沉淀、凝血因子或使用止血药物。
4.再次手术干预
如果内科治疗和内镜止血无效或者患者病情危重,需尽快安排手术探索,修复出血部位。同时可在术中重新评估其他潜在的风险因素,减少再次出血的可能性。
5.监测与后续管理
出血控制后,加强对生命体征、血液指标及凝血功能的动态监测,并根据患者恢复情况调整治疗方案。排查是否存在感染或肿瘤残留等其他问题,以降低远期并发症发生率。
术后大出血是胃癌手术的严重并发症,需多学科协作以保障患者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