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燕文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肿瘤科
1.肠道菌群失衡:人体肠道内约有数十万亿个细菌,构成了复杂的菌群生态。如果菌群失衡,有害菌增多,可能引发慢性炎症或释放致癌物质,如亚硝胺类化合物,这些都可能增加结直肠癌的风险。
2.毒素排泄异常:肠道是身体的重要代谢和排毒器官,当肠道蠕动缓慢或长期便秘时,粪便中的有害物质(如胆汁酸、酚类物质)滞留时间延长,可持续刺激肠壁黏膜,进而增强基因突变的概率。
3.饮食和生活习惯:高脂肪、低纤维饮食会减少肠道蠕动,并使肠道内产生更多致癌物质。吸烟、酗酒及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方式也会加重肠道负担,间接提高癌症风险。
4.炎症性肠病:患有克罗恩病或溃疡性结肠炎等慢性炎症性肠病的个体,其结直肠癌风险显著上升。这些疾病会导致长期肠道黏膜损伤和炎症反应,增加癌变几率。
5.遗传因素:某些遗传性家族综合征(如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与肠道内息肉增多密切相关,这些息肉若未能及时切除,有较高的恶变风险。
保护肠道健康的核心在于合理饮食、保持规律排便和避免肠道疾病发展到晚期阶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