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涛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中医科
1.中暑:在高温环境下,若长时间暴露于烈日下或处于通风不良的场所,可能导致中暑。中暑时,体温升高但出汗减少,伴有头晕、恶心等症状。应迅速转移到凉爽环境,采取物理降温措施,如用冷毛巾敷额头、颈部或喷洒凉水,并尽快就医。
2.汗腺功能障碍:部分人群可能因先天性汗腺发育不全或后天性损伤(如皮肤感染、外伤)导致汗腺功能下降。这类情况需咨询皮肤科医生,通过药物治疗或局部护理改善。
3.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自主神经控制着汗腺分泌,若因压力、情绪波动或疾病引起神经功能异常,可能出现无汗或少汗现象。保持规律作息、适度锻炼并减少精神压力,有助于缓解。
4.系统性疾病:例如糖尿病、甲状腺疾病、脱水状态等,均可影响正常排汗。通过体检检查血糖、甲状腺激素水平及电解质平衡,针对性治疗原发疾病是关键。
建议在身体未能自然排汗的情况下,避免过度运动或继续待在高温环境,以免体温进一步升高。同时注意补充水分,但对于疑似严重原因的情况,应立即就医,查明病因后再进行针对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