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涛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中医科
1.茵陈蒿
茵陈蒿具有清热利湿、退黄疸的功效,常用于湿热型黄疸或肝胆疾病。它能够减少肝脏对胆盐的合成与排泄,从而间接影响胆汁分泌。
2.黄连
黄连归属于清热燥湿类药物,适用于湿热蕴结的病症。实验研究提示,黄连中的活性成分如小檗碱,可抑制肝细胞的胆汁分泌功能。
3.黄芩
黄芩具有清热燥湿、解毒止血的功效,多用于炎症引起的肝胆失调。其成分黄芩苷可以改善胆汁淤积,对胆汁分泌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4.大黄
大黄为攻下药,有清热泻火、活血化瘀的效果。通过调节肠道动力和胆汁循环,它间接起到减少胆汁分泌的作用,但使用需谨慎以避免损伤胃肠功能。
5.栀子
栀子具有清热泻火、利湿退黄的功效。研究表明,其活性成分栀子苷可以改善肝胆功能紊乱,从而控制胆汁过度分泌现象。
以上药物在临床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症状和体质辨证施治,不可随意服用,以免导致不良后果。同时,应注意根据医师建议选择相应的剂量和配伍方案,避免单一使用或过量使用。